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

水翁(水翁子)

水翁 Cleistocalyx operculatus



成「水翁子
褐紅色漿果,味道可口。
溪邊「水翁」樹
(@2008年11月)

初遇「水翁」,是2008年在馬鞍山公園附近的小溪。在燒烤場附近小石橋上,可看到溪邊有棵大「水翁」樹,樹上長滿小漿果。之後,每次行經此橋都會留意這棵大樹,茂盛花果,特別引人。

有一次,途經石橋,看見有位生態導賞員向遊人介紹此樹,這時才知「水翁花」可用作為中藥,有消暑解表,治感冒之功效。之後,在網上查找它的資料時,更認識到「水翁花」是廿四味成份之一。還有,在五花茶中,可用「水翁花」代替槐花,即是「水翁花」、雞蛋花、木棉花、菊花及金銀花五種花㷛成花茶飲用。

 2014 年7月 
常與友人分享郊遊樂趣,每逢提及山中野果,大家都很回味童年樂事。從一位中學副校長口中得知,有一野果叫「水翁子」,是他吃過的。可惜,我未曾食過呢!跟據他的描述,應該是指「水翁」的果實。
漸漸成熟的「水翁子」 (@2014年08月)

馬鞍山那棵「水翁」長得太高,未能採摘到果實嘗試,今次有機會在別的地方採摘到,當然急不及待嚐一口,感覺有點藥材味道,再試一口,似紅棗味,味甜可口,但容易食到果核。

吃掉果肉,剩下青綠色果核
水翁 Cleistocalyx operculatus
桃金娘科 Myrtaceae (喬木)

 別名 
水榕

 生態環境  
喜生水邊,常見於溝谷河溪兩旁和低窪地

  分布 
廣東、海南、廣西、雲南、臺灣;中南半島、印度、馬來西亞、印度尼西亞及澳洲

 花果期  
花期5-6月,8月果實成熟


 植株相片 
植株:喜生於水邊
(馬鞍山@2008年11月)
葉:單葉對生,薄革質
(馬鞍山@2008年11月)
花蕾:用作藥材的「水翁花
(馬鞍山@2009年08月)
花:典型桃金娘科植物花形
(@2014年06月)
果實:青綠色未熟果實
(馬鞍山@2011年07月)
果實:紫紅色成熟漿果可生食
(馬鞍山@2009年08月)

 藥用  
藥用部份:根、皮、葉及花蕾

性味:
根:苦、凉
皮:苦、辛、凉
葉:苦、寒、小毒
花蕾:苦、微甘、凉

功能主治:
根:清熱利濕,行氣止痛;治黄疽性肝炎
皮:清熱解毒,燥濕,殺蟲
葉:清熱消滯,解毒殺蟲,燥濕止癢
花蕾:清熱解毒,祛暑生津,消滯利濕;治感冒發熱

外用:治乳癰,鮮葉搗爛用酒煮熱敷患處。

中藥功效資料,來源於網路或參考書籍,使用前請諮詢專業醫生。

 其他用途 
成熟棗紅漿果(水翁子)可生食

 參考資料 
網路:
﹣ 中國植物誌

﹣ 《當代藥用植物典》

﹣ 中草藥大全
水翁花:http://www.zjsrzsyw.com/zhongcaoyao/8634.html
水翁皮:http://www.zjsrzsyw.com/zhongcaoyao/8636.html
水翁葉:http://www.zjsrzsyw.com/zhongcaoyao/8638.html

書藉:
﹣ 中草藥野外識別圖譜(陳虎彪、楊全主編)p227




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

買麻藤 (山白果、山花生)

買麻藤 Gnetum sp.

「買麻藤」成熟種子

相中紅褐色的小果,嚴格應稱它為種子,它是祼子植物「買麻藤」的成熟種子。

初相識「買麻藤」是在往馬鞍山郊野公園燒烤場途中山坡上,它從泥土中長出幾根粗大藤莖,攀爬在其他樹的樹冠上,長得很長,看不見藤尾。而近地面部分的藤莖上,雖無葉子,但掛滿了一串串綠色小果,十分有趣。

山坡上的「買麻藤」(馬鞍山@2009年8月)

幾經查找及求證後,得知它是「買麻藤」,但苦惱隨之而來!認不出它是「羅浮買麻藤」還是「小葉買麻藤」呢?兩者分別不大,主要不同,在於葉子大小。最後,只好統稱它為「買麻藤」好了。在網上知道,種子的核仁是可吃的,可用油炒或清水烚熟來吃。

 20148 
石灘旁的叢林中,發現幾串「買麻藤」種子,過半已熟透,顏色鮮橙色,十分吸引,好奇的我隨手摘下數顆帶回家。

漸熟的種子掛在粗藤上

把種皮撕開後,見到黄白色的肉,用舌尖嚐嚐味道,出乎意料之外,味道甜美可口。可惜,多吃幾粒後,發覺脷與咀有被小針刺的感覺,有點像吃了未熟杮子一樣的感覺。

吃掉種肉,剩下種皮和核
註:吃過果肉後,覺得有刺脷的感覺,謹請讀者切勿模仿試食

 小心為上,放棄生吃果肉,用水將種子煮熟來吃。

用水烚熟種子

經煮過的種子,皮肉會爛開,除去殘餘皮肉,留下一粒粒帶著硬殼的果(種)仁。脫去硬殼,果仁可食用,味道像花生、栗子和白果似的。怪不得「買麻藤」有「山花生」和「山白果」之稱。


可吃的「山花生」、「山白果

 20149 
與兩位朋友路過山邊,摘了幾粒成熟買麻藤種子給他們試吃一口,吃過後,他們覺得果肉味道像柿子。

買麻藤 Gnetum sp.
買麻藤科 Gnetacaea (木質藤本)

 別名 
倪藤、買子藤、駁骨藤、大節藤、烏骨風、麻骨風、黑藤、雞節藤、鶴膝風、小木米藤、脫節藤、竹節藤、接骨藤、山花生、山白果

 生態環境  
山坡、山谷、河邊

 分布 
江西、福建、湖南、贵州、廣東、廣西、雲南 ;印度、錫金、緬甸、泰國、老撾及越南

 花果期 
花期6-7月,种子8-9月成熟

 植株相片 
葉:表面光滑,革質對生
(馬鞍山@200910月)
花:雌雄異花。相中是雄花 
(大欖@20105月)
雌花受粉後,剛結成種子 (馬鞍山@20116月)
種子:未成熟種子 (火炭@2014年7月)
種子:有時被亮銀色鱗斑(烏溪沙@20148月)
 藥用  
藥用部份:根、莖

性味:苦;溫

功能主治:祛風除濕;活血散瘀;消腫止痛;化痰止咳。風濕痺痛;跌打損傷;氣管感染。

外用:治骨折,搗爛,酒炒,復位後熱敷包紮。

中藥功效資料,來源於網路或參考書籍,使用前請諮詢專業醫生。

 其他用途 
1)莖皮含韌性纖維,可作麻袋、漁網、繩索和人造棉原料
2)可扦插或壓條方式繁殖,作籬笆植物
3)種子可炒食或榨油,亦可酿酒
4)樹液可作為清涼飲料

 參考資料 
網路:


﹣ 中草藥大全
http://www.zjsrzsyw.com/zhongcaoyao/6052.html

﹣ 藥用植物圖像數據庫